打篮球是一项体育活动。
1、初中学生,体育课可以安排篮球课。
2、要打好篮球,需要掌握其技术要点,勤学苦练,有团队精神。
3、打篮球基本动作:运球,投篮。运球,投篮,要日常训练,比赛场上磨练。进攻的意识,防守的脚步,团队的精神,都需要刻意训练,需要和同学一起打。
4、位置分为:后卫,前锋,中锋。篮球场上的位置,取决于个人的身高,什么身高的人,要打什么样的位置。
(1)后卫:控球后卫和得分后卫,统一特点,要有一定的控球能力
控球后卫:又称组织后卫,要求控球能力出众,能保护好球。又细分为攻击型控卫,组织型控卫,和防守型控卫。
得分后卫:扣篮,背身投篮,拥有多种的进攻技巧,能够提供强大的得分支持。细分为投手和防守型得分后卫,投手,要有稳定的中投,超强的三分射程。防守型得分后卫,主要就是防守对方主要得分手,牺牲自己的进攻出手权。
(2)前锋:分为小前锋和大前锋
小前锋:分为组织型,进攻型,防守型和全能型。
大前锋:油漆区到中距离内的范围都是得分点、射程可以达到三分线;
(3)中锋:防守型,牺牲进攻的出手权,能够达到很好的协防作用。
训练篮球应进行技术训练。
技术训练包括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:
1、进攻技术训练。
初中生在升入初中以前已掌握了一定的篮球技术,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,一般都是模仿大人的动作,所以动作很不规范,在训练时就要做到纠正与教学同时进行。
训练项目:运球的训练;传、接球的训练;持球突破的训练。
2、防守技术的训练:
防守是最好的进攻,为了提高防守质量,我要求队员提高防守的主动性和攻击性,有效地制止对手进攻的威胁,提醒队员随时都要保证正确的防守位置,自己的防守对象要负责防好。
对于攻防练习中经常出现的侵人犯规、带球走和非法运球违例随时强化,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,使学生更好的理解、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技、战术,保证训练和比赛的质量。
训练项目:训练中通常采用的是三对三、一防二、二攻一的攻防练习。
方法:
初中生要打好篮球,需要掌握其技术要点,勤学苦练,有团队精神。打篮球基本动作:运球,投篮,要日常训练,比赛场上磨练。进攻的意识,防守的脚步,团队的精神,都需要刻意训练,需要和同学一起打。作为后卫:控球后卫和得分后卫,统一特点,要有一定的控球能力。前锋:分为小前锋和大前锋。小前锋:分为组织型,进攻型,防守型和全能型。大前锋:油漆区到中距离内的范围都是得分点、射程可以达到三分线。中锋:防守型,牺牲进攻的出手权,能够达到很好的协防作用。
在正式比赛中,以初中生为主体参与的篮球比赛中一般使用的篮球为五号用球,该型号为青少年比赛用球。除正式比赛外,在平时的休闲运动中则并不那么拘泥篮球的尺寸,因此也常使用七号用球或六号用球。
拓展资料
标准篮球直径(dB)有以下几种型号:
1.#7 标准男子比赛用球: 重量600-650g, 圆周75-76cm 直径24.6cm;
2.#6 标准女子比赛用球: 重量510-550g,圆周70-71cm 直径22.6cm;
3.#5 青少年比赛用球:重量470-500g,圆周69-71cm 直径22.0 cm;
4.#3 儿童比赛用球:重量300-340g,圆周56-57cm 直径18.1cm。
中生篮球比赛规则:
1、比赛时间、比分相等和加时赛: 每场比赛时间10分钟,如比赛时间终了比分相等,则进行罚球决胜负至决出胜负为止(总决赛采用1分钟决胜期,比分再相等则罚球决出胜负)。
2、比赛开始时,由裁判掷币选择发球权(加时赛,按交替拥有权规则执行发球)。
3、中篮后由对方掷界外球(中场)
4、得分:投篮二分区得1分,三分区得2分,罚中得1分。
5、争球:如果在比赛中出现争球,按交替拥有球权规则执行发球。
6、换人:死球时可以换人(中篮后对方可换人)。
7、暂停:每场比赛每队各有一次暂停,每次暂停时间为30秒,暂停不停表,但是如果在离终场结束前1分钟则停表。
篮球教材概述
(一)篮球运动的概念
篮球是中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,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,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,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,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。篮球运动作为一个竞技运动项目,是以投篮为中心,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而进行的攻守交替、集体对抗的球类项目。
(二) 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
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,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·奈史密斯(James.Naismith) 发明的。因篮球运动本身特有的魅力,深受人们喜爱,所以很快在全世界传播开来。1895年传入我国天津,1932年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 (简称国际篮联)。1936年男子篮球运动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,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增加了女子篮球项目。1992年第25届奥运会向职业篮球球员敞开了大门。篮球运动在中国广为普及,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。
(三) 篮球运动的教学功能
对于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运动来讲,它就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球类游戏项目。它的特点是集体性、对抗性、趣味性。除了具有一般运动项目的锻炼价值外,篮球运动复杂多变的比赛过程,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,进而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。竞争对抗的游戏形式,能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,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,以及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,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自我调控能力。比赛中的集体配合,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,提高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。篮球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加人的运动经验积累,能为今后学习其它运动项目提供一定帮助。
教学目标、内容与要求
(一) 教学目标
1.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,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。
2.能在篮球的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篮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。
3.通过篮球活动,发展学生的灵活、机敏、反应快捷,以及速度、力量、耐力等身体素质,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。
4.在从事篮球游戏和比赛中,培养学生自尊、自信,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,提高社会适应能力。
(二) 教学内容
1.篮球的基础知识
(1) 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(2) 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价值(3) 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(4) 篮球运动规则简介
2.篮球的基本技术
(1) 双手胸前传接球(2)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(3) 原地或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(4) 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(5) 行进间低手投篮(6) 传接配合(7)二攻一配合(8) 半场人盯人防守
(三) 教学要求
1.培养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。2.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篮球运动特点,结合游戏和比赛学习基本技战术,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反应和分析问题的能力,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。3.教学中要使学生保持一定的负荷量、负荷强度和练习密度,要注重组合技术的掌握和运用。4.教学中要教与学并重,给学生营造思维、创造的空间,并结合技术、技能的学习,培养学生心理调控和适应能力。以上目标、内容和要求,只是建议性的,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,自行选择。
1、左右交替拍球:欲练打篮球,先练拍篮球。这个动作是打篮球的基础,要领是:左手拍球给右手,右手拍球给左手,周而复始,持续二十分钟,你一定会大吃一惊:原来我是一个这么会打球的人。
2、胯下运球(前运后):这个动作可以说是无数篮球初学者最想学但又最头疼的一个动作,起初练时,有人会把腿抬起来,但要注意,这个动作是绝对不能多次出现在练习过程中的,因为如果多次这样,你会养成一种习惯,那么,倘若你多年后再打篮球时,可能也会抬腿,到时候大家会笑你,所以不要这样。要领:此动作要求手胯合一,既要手腕够灵活,又要胯张得大,这样动作才会连贯好看。多练习几次,必有效果。
3、投篮:当不了抢断王,你可以当投篮王,要知道一场比赛的输赢看的是比分而不是你的动作有多帅,因此在练好基本运球的同时也要学学投篮知识。要领:如果是远投,则尽可能地并拢双腿;如果是近投,则可以轻轻一掷或者盲投。在投时要找好准心,不要把球投出场了都不知道。